(為體驗最佳閱讀體驗,建議將 AdBlock 關閉,有些圖片可能會被擋掉)
這是一個通識課的作業,看完這部 Ted 演講的心得,我覺得這個主題很有趣,所以就寫了一些自己的心得。
資料來源: https://youtu.be/rrkrvAUbU9Y?si=44CFkKhIQvWVAjbq、成大通識課心理學簡報
蠟燭難題
實驗人員給受試者一些釘子、火柴、請受試者將蠟燭年到牆壁上,但是蠟不能滴到牆壁上。很多人一開始看不出來,會嘗試把蠟燭用釘子釘在牆上,或是用蠟油黏著他,但其實把裝釘子的盒子當成平台就好。
題目的情形如下圖所示:
將釘子放在盒子內。
最快最直接,但不那麼直覺的解法:
其實直接用裝釘子的盒子就可以完成任務。
外在動機
由外在世界驅動一個人做某些事情的動力來源,像是酬勞、懲罰等等。影片中有提到外在酬勞在二十世紀的工作是可行的,但到了二十一世紀,這種機械性、賞與罰的方式非但不可行,還會造成傷害。格魯茲堡做的實驗證明了這件事。這件事持續了好幾年都可以 work,這是最穩健的研究結果之一。有一些例外,像是簡單的問題,給受試者明確的動作,再加上獎勵,確實可以使表現更好。
後來他又做了一次實驗,這次用簡單版本的蠟燭難題,顯示如果是因果式的獎勵,在這種有簡單規則,並有清晰目標的工作,很有用。因為這會使人思路更直,更狹窄。但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原本的蠟燭難題,是需要,是需要創造性、概念性的工作,右腦是的工作不能使用外在酬賞的方式,因為他們沒有清晰簡單的規則、解答。
簡單版本的蠟燭難題
💡 因果式的獎勵往往會摧毀創意,它只能在一個比我們想像更狹窄的環境下發揮作用。
內在動機
由自己的興趣、熱情、理想去驅動的動機,完全是自發性的。
影片中也提及新的企業運作模式應該圍繞:
- Autonomy 自主性
- Mastery 掌握度
- Purpose 使命感
比起外在酬賞,這樣的方式能使員工的表現更好。最有名的例子應該是 Google 的 20 Percent Time 方法,他們有 20% 的的時間可以自主應用,幾乎有一半的新產品都是 20% 期間產生的。
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微軟的 Encarta 百科全書,他們當時幾乎動用了大筆資金請專業人士來完成這個專案,以期待能在預定的時間和開支範圍內完成壯舉,然而幾年後,有另一個百科全書誕生,大家為了興趣而做,沒人收到錢,而那個百科叫做 Wiki (維基百科)。
ROWE (Result Only Work Environment):只看結果的工作環境
由兩個美國的美國的顧問專家創造。在這樣的體制下,員工沒有硬性的 schedule,他們只要負責把結果產出,有時候甚至連辦公室、開會都不用去,有點像我們熟知的「責任制」,但是又更彈性。這樣的實行結果是:差不多所有公司的生產力都上升、投入感上升、滿意度上升、離職率下降。提升了自主性、掌握度、使命感。
我的動機分享
選擇就讀成大資訊系的動機
其實我覺得我最一開始的動機是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組成的。一方面是,我很希望以後的工作可以有彈性的工時、高酬勞,選擇電資科系還可以滿足社會的期待;另一方面是,我自己本身就對電腦之類的知識蠻有興趣的,只是高中比較少接觸。
學習動機轉換
比較值得分享的是我的學習動機,大一因為大家都很厲害,都是第一志願上來的,我一個社區高中的,高中基礎其實也沒有打好,所以真的很受挫折,又受到當時補習班一直說:要前幾趴才可以推甄上頂大研究所。導致壓力很大,看到書就感到厭惡,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成績、學分。這樣的訓練一直到大二也有明顯的成果,就是我的成績真的變蠻好的,不過我也同時看了很多人 work life balance 的分享,覺得應該要回到高中那個我,單純想要學習知識而已,對領域感到好奇而學。我們都知道滿足好奇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。
所以我後來的學習風格也逐漸從成績導向變成好奇心驅動,原本可能會為了考題而準備考試,雖然現在也會,但我會更在意學到的東西是不是真的懂了,而不是成績拿到就拍拍屁股走人。以前會參加一些資訊年會可能是因為希望在履歷上可以多一點色彩(其實沒什麼用哈哈),但現在單順為了滿足好奇心,享受學到新東西的感覺。也發現其實「讀書」本身是一件很開心的事,我真正不喜歡的其實是「考試」與「滿足他人的期待」,有時候只要當自己的英雄就好,不需要因為別人的話語或是期待而自責或是憤怒,就算真的有相應的情緒,也是自己讓自己生氣的不是嗎?
吉他與音樂
我從國中就開始彈吉他,但一開始是我爸覺得我的生活太無聊,要讓我有一個興趣,一開始也確實是外在動機,到後來這個興趣陪伴我許多情緒,加上家人和自己都很喜歡音樂,它就成了我與音樂世界的橋樑。到了高中才開始在社團展露頭角,當時的動機也是參半的,一方面是希望可以展現好的自己給大家看,隱藏自己的自卑感,有時候我也會想說,我真的享受台上的感覺嗎?我談的東西一點靈魂都沒有,和考試一樣,只是想要把它彈好,卻忘了不完美也是完美的一部分。
到了大學,因為同學也都是很有才華的人,再加上要顧及課業(超好笑,別人都是大學開始玩我是大學開始讀書),這個興趣/技能我就把它擺在旁邊了,大概一年多沒有碰它,對自己的沒自信逐漸讓我忘記享受一件事最單純的動機。但後來隨著心境的轉變,我也慢慢找到當初那個透過音樂與自己的內在世界對話的自己,還為了想要讓自己進步而開始錄 Cover 影片,這一切都不是為了比較,而是單純想把一件事情做好,就是覺得自己喜歡、想要進步,看到自己進步就很爽,這些都不是課程要求的,但我就是覺得有意義、有熱情,這就是我的內在動機。
講了這麼多,我覺得也不用太排斥外在動機,我們可以試著把它當成一個機會,可能只是時間還沒到,內在動機有可能會慢慢跑出來,就像我當初學吉他一樣,最初的動機也不是出於內在動機。前提是你必須持續探索,任何領域都一樣,加深加廣去理解後只會感到越來越有興趣,如果覺得沒興趣,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沒興趣,但也很有可能是探索不夠深。
這只是通識課作業不小心就寫了有點多,希望大家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,也歡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動機,謝謝大家!